食品漏洞监管等迫在眉睫

2014-08-025888.TV新闻资讯

    食品安全在国内一直受民众的关注,面对着每天都要选购且品种繁多的食品,消费者已经有了基本的辨别常识,但是,对于商场、超市、店铺出售的干果、糕点、腌制品等散装食品却常常心存顾虑,对其安全性及卫生状况产生怀疑。而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,堵塞安全漏洞同样迫在眉睫。

    散装食品,是指没有包装直接与空气接触的食品,主要包括粮食、肉食、腌制品、干果、糕点、面食等,因无繁琐的包装,价格低廉,且买多买少、随意方便,很受消费者欢迎,不管在商场超市,还是在集贸市场,均随处可见。

    随意触摸挑选易污染食品

    记者走访了市中心的多家商场、大型超市、商铺,购买干果、粮食、肉食、糕点等散装食品的顾客络绎不绝。“主要是价格低廉、实惠、新鲜,同样品质的食品,散装的要比带包装的便宜一倍甚至几倍。”市民王先生向记者表露了对散装食品的偏爱。

    但是,就在很多市民对散装食品钟爱的同时,其卫生问题也浮出水面。如何对散装食品实行规范化管理,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 在任何一家超市里我们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形,干果、粮食等散装食品裸露在外,即使有专门的容器且分类盛放,也有很多消费者直接用手触摸、随意挑拣,甚至当场品尝,而这些行为都没有销售人员制止。有的食品区中海鲜干货上有苍蝇飞来飞去,切肉的案板上有脏兮兮的黑渍,有的消费者打喷嚏、咳嗽等将食品直接污染,有的销售人员用手沾着吐沫捻开食品袋……这些现象着实让人为散装食品的卫生担忧,眼下正值盛夏,高温潮湿,更容易滋生细菌,污染食物。

    “由谁生产的,在什么地方生产的,由哪些成分组成,配料是什么,有无添加剂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,这些都无从知晓。”相对于超市,这些私人店铺和摊位更令人担忧,正在二条胡同一家私人店铺购买干果的市民白女士说。

    严格商家守规经营

    对于散装食品的管理,国家早有规定。由国家卫生部出台的《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》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,其中明确规定,散装食品应由专人负责销售,销售人员在操作时必须戴口罩、手套和帽子,销售散装食品应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,并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。

    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商家并不严格遵守规定,对销售人员的卫生监管也不到位。在许多超市的散装食品专区里,只有熟食销售人员戴口罩,有的不戴手套和帽子,很多销售人员只是将口罩挂在脖子上“充样子”,在分拣、包装食品时,也有的销售人员直接用手接触食品。因此,对商家的监管应加强,对不按规定出售散装食品的商家予以处罚。

    “消费者自身也应加强卫生意识,很多消费者在销售干果处用手直接拿起食物品尝,购买后也不将容器盖子盖上,或者在糕点柜台前将鼻子凑上去闻,这些行为严重污染食物,危害健康,消费者应该自觉杜绝并互相监督。”市民赵女士说。

    发现问题要及时投诉

    那么,如何挑选购买散装食品,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市消协提醒消费者,一定谨慎购买散装自选食品。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有无标注清晰的食品名称、厂名、厂址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保存条件、食用方法等,留意销售的散装食品是否有防尘遮盖设施和禁止触摸的标识,销售人员是否按规定统一佩戴口罩、手套和帽子等卫生防护器具;对因临近保质期而进行促销的食品,按需购买,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。

    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不要购买标签不规范或无标签、超过保质期、有异味的散装食品;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散装、简装食用油,需求量较大的消费者,要向供货商索要发票或收据,以免出现问题没有凭证;在购买农村集市、流动商贩的鲜肉时,一定要看每头猪、羊的检疫票,以免买到问题肉,切不可因图便宜,让不法份子钻了空子。

    假如不慎购买造成自身权益受损,消费者可向市食药监局、消费者协会或拨打电话12331进行投诉、举报。此外,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,在购买散装食品时最好不要随意触摸、品尝,以免造成散装食品的二次污染,危机他人健康。
您留言,我回电,快速找产品!

(我已阅读并同意《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》

客服中心

客服中心

【长按指纹】识别图中二维码
 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